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河北泥河湾遗址

54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06 10:39:13    

景区介绍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泥河湾村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素被国内外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所公认,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1924年9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考察内蒙古萨拉乌苏的返回途中来到张家口,会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进行了短暂的地质考察。在科学报告中,巴尔博将盆地内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从而拉开了泥河湾盆地科学研究的帷幕。从那一刻起至今80余年,经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发现了含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如此集中的早期人类遗存在全世界绝无仅有。

泥河湾遗址群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各种石器总计达到数万件。这些远古的文化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囊括了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古地磁学、古气候学和年代测定等多个学科,几乎记录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变的全过程,是一个天然博物馆,对探索世界早期人类的发展及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早期文化遗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特别是2001年马圈沟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泥河湾向人们昭示: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专家介绍说,保护开发泥河湾遗址群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是我国以至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旧石器考古研究基地,泥河湾盆地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质剖面、泥河湾动植物群、泥河湾文化遗址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等多学科研究的宝库。

从1924年西方学者巴尔博在这里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并命名为泥河湾层后,已有2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考古专家前来行考察和研究,我国一批知名专家更是经常涉足。他们认为“在一两个县的范围内,发现这么多遗址,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无论地质还是旧石器时代考古,泥河湾都是极为理想的场所”,充分说明“泥河湾是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是世界人类及其文化起源的中心”。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位,1997年成为河北省第一个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之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遗址

马圈沟遗址

马圈沟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部,桑干河南岸的大田洼台地北部边缘区,距岑家湾村约1000米处。这里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的集中分布区。岑家湾村北临桑干河,南依大田洼台地北坡。由于水流的作用,这里的泥河湾层发育了数条南北向的巨型冲沟,马圈沟遗址正是其中的一条冲沟。在这一带存在着一条北东--南西向的基岩正断层,马圈沟遗址位于该断层的上盘,距断层面非常近。马圈沟遗址发现的石制品种类有石核、石片、石锤、刮削器等,从1993年以来开始对马圈沟进行小面积发掘,2000年以来连续五年又进行了发掘,马圈沟遗址中发现的动物骨骼化石种类有象、犀、鹿、马、啮齿类等。

在第三文化层发现了极为难得的人类祖先餐食大象的场景,敲骨吸髓、餐食大型动物已成为人类的生存行为,在目前全世界的旧石器考古发掘中是唯一的一例。马圈沟遗址的意义,不仅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的年代,向前推进了数十万年,达到180-200万年左右,成为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更重要的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小长梁遗址

小长梁遗址位于桑干河南岸的官厅村的一道土梁“小长梁”。1978年8月21日,中科院双古所尤玉柱、汤英俊、李毅在大田洼台地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时,在官厅村北小长梁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了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同时他们在小长梁遗址的东侧找到了同层的后石山遗址。这是泥河湾盆地首次在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距今10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对于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研究而言,这一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过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可以鉴定的种类有貂、古菱齿象、中国三趾马、三门马、披毛犀、鹿、羚羊、牛类等。三趾马是第三纪的标志动物,可延续到第四纪早期,在泥河湾各遗址中,只有小长梁遗址发现了这种古老动物化石。在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以小型为主,有石核、石片、石器1000多件,同时还有打击骨片。小长梁遗址形成于湖滨相沉积层中,遗物几乎未受到扰动,属于原地埋藏。小长梁遗址的发现,意味着早期人类就生活在小长梁一带。做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

侯家窑遗址

侯家窑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北部。1974年,贾兰坡和卫奇发现了该遗址。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0.4-12.5万年。属于旧石器中期遗址的典型代表。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球是该遗址的代表性器物。人类化石的发现是该遗址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发现人类化石材料18件,枕骨2块、顶骨11块。有的头骨标本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学者们推测这可能是人吃人的结果。有一例头骨的顶骨的后部有一个直径9.5毫米的孔,孔缘已经愈合,愈合时间至少有两个星期以上,这可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外科环钻手术。

虎头梁遗址

虎头梁遗址位于阳原县东部25公里处。1965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家首先发现。1972-1974年中科院盖培、卫奇等在虎头梁一带进行调查发掘。在遗址中与文化遗物一同发现的动物化石数量较多,可鉴定的化石有:蛙、驼鸟、似布田鼠、蒙古黄鼠、中华鼢鼠、变种仓鼠、狼、野马、野驴、鹿、牛、普氏羚羊、鹅喉羚、转角羚羊、野猪。此外,在遗址附近还发现了披毛犀和纳玛象化石。虎头梁遗址出土的石锤和石砧共7件,其中石锤5件,石砧2件。出土盘状和龟背状石核16件,楔形石核共236件,柱状石核17件,出土两极石片10件,出土的圆头刮削器221件,同时出土的有13件扁珠装饰品。虎头梁遗址的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之末,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较晚阶段。绝对年代应在1万年左右。在虎头梁的于家沟遗址中发现了夹砂黄褐色陶片和哺乳动物化石,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以及农业起源、制陶起源等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系列中的一个空白,被评为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镇泥河湾村东

乘车线路:阳原县乘开往化稍营镇或宣化的班车,在化稍营下车后在乘小巴至泥河湾村可达。

相关文章

《DNF手游》“传国玉玺封印石”火了,五皇冠价值连城,祝福没歪

很多玩家可能对封印石系统没什么兴趣,因为这玩意的出货率是在太低,一般的普通玩家都是随便洗洗,能用就用,不能用就随便将就一下。除非是氪金大佬,才会去追求极限的数据,不过封印石并不是氪金就能毕业的一个系统。因为运气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就像这一位玩家一样,不经意就洗出了“五皇冠”妲封印石。伤害+5%的主属
2025-04-28 18:29:07

百里守约崛起!碎星锤+破军组合成最强输出秘籍

王者荣耀的战场上风起云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新的赛季中大展拳脚。而在这个赛季中,一个英雄悄然崭露头角,成为了众多玩家眼中的焦点——他就是百里守约。百里守约,作为王者荣耀中的一名射手英雄,以其独特的技能机制和强大的输出能力,一直受到玩家们的喜爱。然而,在新赛季中,百里守约的地位似乎更加稳
2025-04-28 12:53:18

和平精英 玩家赢下了团竞,但是却被光子锁在了仓库里无法离开

队友掉线后还在开车一位玩家投稿说“龙百万,我的队友开车带我在海岛兜风,开着开着他掉线了,但是车子没有停,仍然继续在开,真是奇了怪了,最后我从车上面跳下来把自己摔倒了”。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此时吉普车里面是一个名字叫“精灵冬妮雅7”的玩家在开车,再看一下图片的左上角,“精灵冬妮雅7”的状态是离线;再看
2025-04-28 09:52:53

Dark and Darker:无法登陆,进不去?想解决问题并不难!

《Dark and Darker》以其独特的探索、战斗、生存与逃脱玩法,吸引了众多玩家的目光。你可以选择独行侠,或是与最多两位队友组成小队,在地牢的深处挑战各种未知威胁。游戏中,每个角色都可以选择成为盗贼、战士或法师,每种职业都配备了独特的技能和装备,为战术组合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此外,每次进入游戏
2025-04-28 05:45:30

穿得越少防御越高?《三国杀》超高护甲的小姐姐,堪比藤甲空城

《三国杀》的仁王于禁肉得离谱、诸葛亮藤甲空城无人能敌,这些防御技能确实相当强劲,而且各位也都觉得防御技能似乎都是和男性角色挂钩的,像是陈宫的“智迟”、神诸葛亮的“大雾”等防御型技能似乎都是男性专属,难道女将就全都是输出角色吗?手杀菌认为不见得,毕竟接下来要介绍的几位女将,她们的防御力还真是一点都不差
2025-04-28 02:29:42

最强神锋已定!人造人强势制霸!实况足球国服十大中锋盘点!

NO.10上榜球员:古利特最新胜率:56.56%满级总评:95(突满12级96)满级经验:97024球员简析:作为游戏中最著名的顶级六边形战士之一,黄传古利特在全体球员里,仍然属于绝对实力的存在。论模型,古利特身高190cm、对抗90以上,不会在身体接触中轻易丢球;论手感,古利特“大而不僵”,虽然没
2025-04-27 19:54:31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阔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5号-4